看词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一字三缣

一字三缣

新唐书.皇甫湜传》:“皇甫湜字持正,睦州新安人。擢进士第,为陆浑尉,仕至工部郎中,辨急使酒,数忤同省,求分司东都。留守裴度辟为判官。度修福先寺,将立碑,求文于白居易。湜怒曰:‘近舍湜而远取居易,请从此辞。’度谢之。湜即请斗酒,饮酣,援笔立就。度赠以车马缯綵甚厚,湜大怒曰:‘自吾为《顾况集序》,未常许人。今碑字三千,字三缣,何遇我薄邪?’度笑曰:‘不羁之才也。’从而酬之。”

唐.皇甫湜为裴度撰写福先寺碑文,自索酬值,一字三缣,三千字共得彩色丝织品数千匹。缣,本是双丝织成的微黄色细绢,唐制布帛四丈为一匹,也称匹为缣。后因用为文辞贵重或文才出众的典故。

明.萧良有《龙文鞭影》卷四:“魏牟尺縰(见“尺帛之谏”或称“尺縰之谏”),裴度千缣。”


【词语一字三缣】  成语:一字三缣汉语词典:一字三缣

猜你喜欢

  • 采椽不斫,茅茨不翦

    见〔芳茨不翦,采椽不斫〕。见“茅茨不翦,采椽不斫”。【词语采椽不斫,茅茨不翦】  成语:采椽不斫,茅茨不翦

  • 何郎好吟

    《梁书.何逊传》:“逊为扬州法曹,公廨有梅一株,逊常赋诗其下。后居洛,思梅花不得,请再任扬州。至日,花盛开。逊于东阁延诸名士醉赏之。”何逊喜欢在梅树下构思赋诗。后以此为咏梅之典。明.高启《梅花九首》其

  • 腰缠骑鹤

    同“腰金骑鹤”。清顾翰《买陂塘.题琴坞太守邪溪渔隐图》词:“腰缠骑鹤知无分,要觅钓丝千丈。”

  • 濡头之癖

    源见“濡首”。指饮酒癖好。清钮琇《觚賸.五华山故宫》:“邵子诗笔敏妙,惜有濡头之癖,落魄寡俦,故不甚显于时。”

  • 夏五郭公

    《春秋.桓公十四年》:“十有四年春正月,公会郑伯于曹。无冰。夏五。”后无“月”字。杜预注:“不书月,阙文。”又《春秋.庄公二十四年》:“冬,戎侵曹,曹羁出奔陈,赤归于曹。郭公。”杜预注:“无传,盖经阙

  • 挂鱼

    同“羊续悬鱼”。清赵翼《镇安土风》诗:“挂鱼官阁肃,罗雀讼庭幽。”

  • 静言思之

    静:审慎,仔细。言:语助词,读为“焉”。 仔细地思考。语出《诗.邶风.柏舟》:“静言思之,不能奋飞。”又《卫风.氓》:“静言思之,躬自悼矣。”《魏书.程骏传》:“饥寒切身,易子而食,静言思之,实怀叹

  • 歌鼓盆

    源见“鼓盆”。指丧妻。清林寿图《感逝》诗之一:“昔者漆园叟,箕踞歌鼓盆。”

  • 彼哉彼哉

    他呀他呀! 古代对人表示轻视或惋惜的一种习惯语。语出《论语.宪问》:“或问子产,子曰:‘惠人也。’问子西,曰:‘彼哉彼哉!’”《公羊传.定公八年》:“弑不成,却反,舍于郊,皆说然息。或曰:‘弑千乘之

  • 陈言务去

    陈言:陈旧的言辞。指作文时要尽汰陈旧言辞,努力革新创造。唐代韩愈《与李翊( ㄖˋ rì 义)书》:“准陈言之务去,戛戛乎其难哉!”戛( ㄐㄧㄚˊ jiá 夹)戛:困难貌。主谓 写作时一定要去掉